近期“基孔肯雅热”成为热门词条,那些“狡猾”的传染病总爱在人群密集时伺机而动, 别担心!传染病固然有传播力,但“预防”永远是经济、有效的健康盾牌!与其中招后手忙脚乱,不如现在就把预防知识装进“口袋”。今天,我们就来了解一下“基孔肯雅热”和“肺结核”的防控措施,帮助同学们和家人在暑假期间筑起坚实的“防病屏障”!
01.基孔肯雅热的防控

典型症状
1、突发高热
体温迅速飙升至39℃,持续高烧不退。
2、关节剧烈疼痛
呈游走性,多累及手、腕、踝、趾等小关节,也可波及膝、肩等大关节,其中腕关节受压疼痛为典型特点。
3、皮疹表现
发病后2-5天,80%患者在驱干、四肢伸展侧,手掌、足底急面部出现斑疹、丘疹或紫癫,井伴随瘙痒。
防控原则
1、个人防护
●物理阻隔:外出穿浅色长袖衣物,睡觉使用蚊帐,安装并检查家中纱窗纱门。
●化学驱蚊:使用避蚊胺(DEET)或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剂,按使用说明适用!

2、环境治理
●清除积水:每周检查花盆托盘,废弃容器,轮胎等积水处并处理,储水容器加盖或者定期刷洗换水。
●灭蚊行动:使用电蚊香、喷雾等消灭室内成蚊,室外可通过填平坑洼、疏通排水沟,减少蚊虫滋生地。

3、医学检测
●患者隔离:确诊病例需防蚊隔离至发病后5天,避免病毒扩散。
●及时就医:出现突发高热、关节剧痛、皮疹等症状及时就医。
02.肺结核的防控

避免密切接触患者:
减少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近距离接触,接触时需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。患者需主动隔离,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/手肘遮挡口鼻,痰液需消毒处理。
加强个人防护:
在人群密集场所(如医院、学校)或通风不良环境中,全程佩戴医用防护口罩,勤洗手,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,不与他人共用餐具、毛巾等物品。
改善环境管理:
室内每日通风3次以上,每次>30 分钟,降低空气中结核菌浓度。定期清洁消毒高频接触物品表面(如门把手桌面)。

健康生活方式:
均衡饮食,保证蛋白质(瘦肉、牛奶)、维生素(新鲜果蔬)和矿物质摄入。规律作息,每日睡眠 7-9 小时,避免过度劳累。
适度运动:
每周进行 3-5 次有氧运动(如慢跑、游泳)每次>30 分钟,提升心肺功能和免疫力。
接种疫苗:
新生儿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卡介苗,降低儿童重症结核病风险。高风险人群(如医护人员)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种。
高风险人群筛查:
与患者密切接触者、免疫力低下者(如糖尿病患者)应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胸部影像检查。出现持续 2周以上咳嗽、低热等症状时,立即就医排查。
健康无小事,预防大于治疗!守护自己,就是守护家人。让我们从今天开始,从点滴做起,把这些健康的“金钥匙”牢牢握在手中!